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是由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的公益性中医药科研机构。拥有北京市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单位、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中医药分中心、“中药复杂作用解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中医药智能工程中心挂靠医学实验中心建设。
医学实验中心中医药实验技术共享服务平台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前沿科学技术手段为支撑,紧跟现代科技前沿,打造标签技术、创新功能单元,形成稳定的中医药实验科学和技术研究团队,服务我院以及行业内外相关企业、院所、高校。平台下设物质分析检测、微透析、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机能、形态学、细胞与微生物学、骨与关节疾病实验室及四诊信息研究室9个功能实验室。
2021年7月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与镁伽机器人科技达成深度项目合作,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求,以现代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基础,共建“中医药机器人智能实验室”。 作为全国中医药领域首家以机器“智能”为研究核心的示范实验室,未来将围绕中医药领域实验技术智能升级、中成药复杂作用解析、
2021年7月9日,医学实验中心微透析室联合针灸研究所荣培晶实验室共同举办了微透析前言技术系列讲座,主讲人为针灸研究所荣培晶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李毓龙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二级院所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参加该会议。荣培晶研究员以“脑科学技术在针灸中的应用”为题,从中医角
6月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2021年度标签技术攻关“揭榜挂帅”专项举行揭榜签约仪式,鞠大宏副主任代表医学实验中心与各标签技术揭榜人签署军令状,杨洪军主任代表医学实验中心向揭榜人颁发纪念牌并提出要求,签约仪式由科教处宋军处长主持。医学实验中心领导与揭榜人集体合影 根据《关于启动中国中医
6月18日,《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第四讲《骨微观结构观察及药物分析技术》开课,27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课程。物质分析检测实验室副主任孙健研究员、骨与关节疾病实验室主任赵宏艳研究员分别以“药物分析实验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与应用策略”和“骨微观结构的观察”为主题给同学们进行了授课。课程内容丰富而充实,对目前药物分析实验技术在中医药质量控制、药代动力学、网络药理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和挑战,以及Micro CT实验技术在骨关节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讲解。随后同学们进入物质分析检测实验室和骨与关节疾病实验室观摩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Micro CT等检测仪器的现场实验演示并进行实际操作。该
6月14日下午,《微透析技术、线虫模型及高精度脉诊仪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在医学实验中心开讲。此课程是《医学实验技术与方法》系列课程的第三讲,由医学实验中心微透析实验室和四诊信息研究室进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