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是由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的公益性中医药科研机构。拥有北京市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单位、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中医药分中心、“中药复杂作用解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中医药智能工程中心挂靠医学实验中心建设。
医学实验中心中医药实验技术共享服务平台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和前沿科学技术手段为支撑,紧跟现代科技前沿,打造标签技术、创新功能单元,形成稳定的中医药实验科学和技术研究团队,服务我院以及行业内外相关企业、院所、高校。平台下设物质分析检测、微透析、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机能、形态学、细胞与微生物学、骨与关节疾病实验室及四诊信息研究室9个功能实验室。
日前,由黄璐琦/袁媛/刘春生主编的科学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分子生药学》正式出版。 主编寄语:“本教材密切结合中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及前沿科技进展, 突出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每一章节包括概念原理、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案例,每个案例又包括相关的名词术语
背景介绍 帕金森病(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和多巴胺分泌减少,导致震颤、肢体僵硬、面部僵硬等症状。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围绕多巴胺回调展开,但现有药物只能暂时改善运动症状,无法减缓或阻止疾病进展,并伴有诸如幻觉、认知障碍等副作用。PD
6月30日,“科学数据驱动中医药前沿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暨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中医药分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鲍一明出席并讲话。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主任樊新荣主持论坛及揭牌仪式。 论坛会上,浙江大学范骁辉教授、中国药科大学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是合成α酮戊二酸(α-KG)的重要代谢酶,具有抗肿瘤作用,被认为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激活IDH1的作为开发抗癌药物的方式还没有被实践过。2024年4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研究中心杨洪军/陈鹏团队在Cell Death Dis上发表题为“Scutellarin ac
传统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低,容易产生耐药。灯盏乙素(Scutellarin,Suc)是一种酚类植物黄酮,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其在肝癌进展中的是否发挥抑制作用及靶点机制尚不清楚。2024年4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实验研究中心杨洪军/陈鹏合作在Cell Death Dis(IF=9.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