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高水平中医药素养教育,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1月8日,医学实验中心举办“对话国奖,共享成长”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交流会。2022级博士生黎彩凤、房政钰与2022级硕士生邓世文、刘妹、古欣怡五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学术经验和体会。
2025-01-10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 让我们一起憧憬美好的未来 勇敢地告别过往新的一年,让我们勇往直前向前走
2025-01-07为提升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品牌形象,优化网站设计与功能,更好地展示宣传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实力,加强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医学实验中心积极开展了新版网站建设工作。中心官方网站于12月17日正式与大家见面。
2024-12-19本室专注于中医、药、械研究中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的研发工作,是国家认监委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CMA),为中药药效物质解析、中药制剂、代谢组学、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研究等科学研究提供高标准的技术支持。实验室配备了包括质谱、高效液相、气相和制剂类大型仪器在内的先进设备。
基于中药及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点,以中医药理论为主导,开展生理学、药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不同层次构建中医方剂基于生理表征的证治机理实验研究平台。目前主要开展心肌损伤、微循环障碍、脑卒中、神经损伤、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方剂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探讨。
微透析实验室主要开展中医药防治脑及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及药理机制的基础研究。实验室目前已建立微透析技术、自动采血系统的整体、动态研究平台、疼痛和镇痛的中医药研究平台、脑病中医药创新研究平台等4个实验平台。微透析结合HPLC-电化学/荧光/质谱及其他生化检测技术方法,在清醒、自由活动的动物体内进行多位点取样及分析,长时间、动态地观察活体多部位化学物质的经时变化。采用脑化学物质实时分析系统也可快速实时监测清醒状态下动物组织液中神经递质浓度的瞬间变化。同时,光遗传及光纤记录、钙成像系统通过光学记录特定细胞类型在自然状态下的神经活动,实时观测动物在进行复杂行为时的神经投射活动,从而阐明特殊的神
形态学实验室是开展人及动植物组织细胞不同层次形态学研究的实验技术平台,拥有从微米到纳米水平、长时间序列观测的适合于药效学、药理学研究的大型光学及电子成像设备,为开展中医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形态学技术支撑。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要开展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定性、定量研究工作,为解析中医证候物质基础和中药复杂作用等重大科学难题,提供多种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技术支撑平台。实验室目前已建立中药药物靶点芯片关键技术平台、中医药外泌体研究一站式技术平台、 中药类器官研究关键技术平台、中医药质谱成像(MSI)关键技术平台等4个实验平台,实行开放式管理,面向全院及全社会中医药研究领域,为相关研究提供创新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
免疫学实验室主要从分子、细胞、实验动物等多层面系统开展中药药效作用机制探索和天然活性分子快速筛选鉴定等研究工作,为中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微观机制阐释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实验室目前已建立“靶蛋白制备及其与中药分子相互作用分析实验体系”、“抗肿瘤药物药效评价实验体系”、“细胞基因导入及分析分选实验体系”及“基因差异检测及痕量基因分析实验体系”4个实验平台体系,实行开放式管理,面向全院及全社会中医药研究领域,提供高水平、标准化的实验研究平台和实验共享服务。
骨与关节疾病实验室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骨与关节疾病的研究,尤其在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经过不断的发展,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研究、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研究、“肾主骨”的机理研究及“脏腑相关”的机理研究4个方向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围绕以上研究方向,建立或优化了多种具有自身特色的实验技术,可为骨与关节疾病的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实验技术平台。
细胞和微生物实验室包括细胞学实验平台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两部分,可分别开展以中药药理、药效和作用机制相关的细胞学实验研究,和中医药抗中等程度危险性微生物相关研究工作。实验室目前已建成原代细胞的提取培养与鉴定实验平台、缺氧培养下实时连续动态观察细胞活性实验平台、细胞衰老中医药研究平台、中医药相关小分子快速检测试剂研究平台、中度危险性微生物体外实验平台等5个实验平台和1个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实验室面向全院及全社会中医药研究领域,提供高水平、可靠的实验研究平台和实验共享服务。
四诊信息研究室是专门从事中医诊断信息设备研制的科室,专注于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诊疗技术装备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中医诊疗器械研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三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也是中心“十四五”规划发展重点项目之一,本科室在中医诊疗器械研发领域有深厚的基础和长远布局。
仪器
特色技术
专利
共享项目
服务单位
支撑课题
(8610)64089568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zxbgs@merc.ac.cn